每逢放榜,我總會收到學生傳來的訊息。今年七月,一位學生在傍晚時分傳來簡短的話:「多謝你這幾年教導,我中文 straight 5⭐。」讀畢,心中一暖,默然許久。這些年來,教學路上風雨不絕,然則每當見證學生努力有成,便覺一切艱辛皆不虛此行。
執教中文二十載,我所見學生眾多:有第一組別的尖子,立志於摘取5**;亦有基礎薄弱者,惟願於考場中不致落敗。每一位學生,皆有其故事、其掙扎,而我能做的,便是陪伴他們逐篇拆解文言,逐段訓練思路,逐篇打磨文章。中文科,從來不是死背死記,而是心性與思想的鍛鍊。
我常對學生說:「中文科所學,不僅為分數,更為做人。」讀《魚我所欲也》,要明白何謂取捨;讀《廉頗藺相如》,要體會氣節與勇毅;讀《師說》,當思師道之重。作文亦然,須有骨、有情、有志,不徒為應試而應試。
有人問我:「為何如此執著?」我總微笑答道:「因我不願見你們只成答題機械,卻失了思想的光芒。」教育之道,不在於灌輸,而在於喚醒。每當看見學生從怯懦轉為自信,從迷茫轉為篤定,甚至憑努力步入理想學系——或為教育、或為護理、或為理工之途——我心中所感,難以言喻。
教育是漫長之路,既孤寂,亦艱辛。然而當我看見學生拿著成績單,眼中閃爍光芒,對我道一句「多謝」,我便深知,自己守住了作為中文老師的本分。新亞書院有言:「誠明」,此乃讀書之道,亦為教學之道。唯有守住誠意,啟發明覺,方能使下一代不僅精於詞章,更能挺身做人。
願我所教的學生,將來無論身處何方,仍能心懷光明,行事有骨氣,寫文章、做人皆能立得住。此乃我身為中文老師最大的盼望,亦是我畢生不悔的承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