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隨筆:「克己復禮為仁」意思係乜?

中學文憑試(DSE)自從2018年起加入範文考核,從此有12篇古文要學生讀,其中得1篇年年都必定考,就係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。雖則話考,但通常都係叫學生成句背誦,或者做簡單選擇題,好少話抽一句要求學生完完全全去解釋,因為先秦時期嘅文字久遠,《論語》又係自古必讀教材,千萬人解過,好難一錘定音。

近日偶讀牛哥講經嘅<胡勞之別,牛某插嘴:九成人都解錯克己復禮!>,就深入淺出咁提到清儒、宋儒對《論語》嘅唔同解法,同埋牛哥以「克己復禮」為仁為例去理解,指出勞思光將「克己」解作「克制私累」有誤,呢點我都幾認同。不過可惜,香港教育局同出版社嘅教材都係以呢種解法做主流,一來勞思光一派當然係香港中文教學道統所在,二來亦都有「社教化」嘅作用:「後生仔年輕人,做人要有同情心係被動『克制自己』同講『禮』呀,唔好亂嚟吖。」

咁前文後理應該點理解?牛哥引用《詩經》、《爾雅》去解釋,都十分正路同準確。我睇到有少少手痕,想做啲文本背景(context)嘅補充啫。等我哋睇返原文先:

顏淵問仁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顏淵曰:「請問其目。」子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」(《顏淵》第十二)

我哋好多時候睇《論語》呢啲古書,都會抱有一種睇教科書甚或字典嘅心態,一見到克己復禮為仁,就見獵心喜,好似搵到閱讀理解答案咁。但讀《論語》或《聖經》都要小心,孔子同耶穌好多時候講嘢係有情緒,甚至回應緊一啲社會事件(a.k.a 抽水),我哋解經嘅時候都唔可以忽略。牛哥認為克字有三種解法:攻克、克制、能夠。勞思光解作克制,牛哥認為係「能夠自己」,即「行出自己」。我認為最準確應該睇返《論語》本身,點樣理解個「克」字。「克」字另一處出現喺<憲問>呢章。

憲問恥。子曰:「邦有道,谷;邦無道,谷,恥也。」「克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為仁矣?」子曰:「可以為難矣,仁則吾不知也。」

呢個係另一段討論「克」同「仁」關係嘅文字,應該係比較關鍵嘅參考。上半段爭議係比較少,都係解孔子認為「無論國家有道還是無道,都有糧出嘅人,都係好可恥。」。上半段都講多一樣嘢,就係孔子學生問概念嘅時候,孔子往往唔係用定義去答你,而係用例子去答你。下半段原憲問如果「克伐怨欲」四樣嘢都唔會做,算唔算得上「仁」呢?我認為呢樣要扣連返上一句,即係原憲討論一個逗糧嘅公務員,「如果唔做呢啲衰嘢,算唔算得上仁人」?孔子就話「咁已經好難得,但我唔知算唔算仁囉」。

克即係「搞得掂」

由此可見,「克」呢個字喺《論語》嘅角度,孔子認為唔係好嘢嚟,仲要係公務員四大不仁嘅衰嘢之一。「克伐怨欲」四字因為都係排比關係,所以我哋可以推測都係講人嘅心態,因此歷來大家都理解為「好勝、自誇、怨恨、貪慾」。

咁一個咁負面講人好勝嘅字,明明應該係「仁者不克」,點解會變咗「克己復禮」為仁呢?呢個就係要結合下文同角色背景去意會。首先要知道,《論語》同《聖經》個討論對象係唔同。耶穌同學生講嘢,佢啲學生係漁夫、稅吏、奮銳黨,乜人都有,佢自己仲要係上帝個仔,所以討論嘅係人性、人神關係等等。但孔子做過咩職業?做官囉。孔子學生嘅職業係咩?都係做官。所以佢哋對答,都係講「君子」做好官嘅為官之道,一問一答我哋都可以用政務嘅背景去理解。

所以「克」一詞,做名詞係講「以為自己好掂」嘅心態,做動詞就可以用返同年代書嘅理解,有「搞得掂」(攻克、能夠)嘅意思。攻克自己、能夠自己,貌似不通,其實大有學問。做官嚟講,搞掂(攻克)其他國家、攻克更多土地,甚或搞掂(克服)一啲難題,克盡己任,呢啲都係成功之道。但孔子講嘅重點,要搞掂嘅係自己。下一句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,用做官心態更加解釋到:如果唔係做咗政府公務員,一入官門,身不由己;一個升斗市民去實踐仁心,點會將「由人」定「由己」呢個問題放得咁前?

所以孔子其實係講解做官嘅點樣去實踐仁:與其諗做啲會俾人牽制嘅事情,不如搞掂自己先,方法就係「復禮」。禮本身係一種社會規範,理論上係由人哋做起嘅;但孔子就講由自己開始回應「禮」,非禮勿x,咁天下百姓都會讚你「仁」(天下歸仁)。所以後面顏淵先話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」,佢自己話佢唔醒目,唔係無啦啦自謙,而係講顏淵的確受人限制(由人)無法實踐「仁」,但由自己做起係得㗎。

不過學校教育好少會將學生將儒家學說應用喺規範在上位者。教育局叫學生背晒佢就算,就有啲似香港教會嘅「金句主義」,揀啲嚟背完攞粒糖糖食下就算,唔好搞咁多事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