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1周祖旭(伊利沙伯中學)
第一段
古語有云:「勤有功,戲無益。」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在我國五千年文化歷史的長河中,人們歷來很重視勤勞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香港物質豐富生活富裕,導致很多人終日只顧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。人們都將一些事情視作理所當然的。但是我們想想,如果沒有前人的努力,又怎麼會有我們後輩美好的生活呢?有人說「知識是金」;有人說「財富是金」;有人說「健康是金」,而我覺得在眾多的「金子」當中,「勤勞」才是真正的「金子」。
第二段
無可否認,勤勞是成功的催化劑,只要循序漸進努力不懈,往往能夠開闢一片成功的天地。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曾經講過:「山中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。」西漢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,因認為李陵投降是屬無奈之舉,被漢武帝打入天牢並且處以宮刑。受此大辱的司馬遷並沒有一蹶不振,而是繼承其父司馬談編寫史書的遺志,發奮圖強,最終完成了史學上的巨著──《史記》。有著「牛下女車神」之稱的香港女子單車運動員李慧詩,自小貧血,令她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。更在訓練中受傷,導致左手骨折。即使面對天生貧血,訓練時受傷等,「女車神」依舊不屈不撓,把困難一一克服。成為了世界一流的單車運動員。由此可見,司馬遷和李慧詩都有著同樣的心態──勤勞。它是成就他們成功的基石,是使他們站在頂峰受世人讚美的台階!
第三段
相反,嬉戲猶如一張白皚皚的紙,終日玩物喪志,頹廢度日,白紙依然空白一片,毫無益處可言。「業精於勤荒於嬉,行成於思毀於隨。」練習書法的人都明白,想要寫得一手好字,絕非一朝一夕之事。而是要通過持之以恆的練習才能熟能生巧。倘若放下練習虛度光陰,宣紙上不見筆墨的痕跡,就會變得生疏退步,前功盡棄。同樣地,蜀國君主劉禪,荒廢朝政,寵信宦官、小人,最終導致被曹魏所滅國,敗光了家父所打下的江山。作為一個亡國之君,他不但不知恥辱,還貪圖逸樂,絲毫不以故國為念。被人評為「扶不起的阿斗」。綜合兩者,嬉戲一無是處,它只會把你畫在紙上的東西全部擦掉,讓你沉浸在歡樂之中,忘卻職責,無法自拔!
第四段
但是,有人認為勤勞可能只會徒勞無功,白費心機;而遊戲可以從中學習,領略道理。諸葛亮為後主劉禪鞠躬盡瘁,但始終沒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夙願,含恨而終;在西方教育裡,學校經常舉辦外展活動,使學員可以在遊戲中成長。對以上看法,實在不敢苟同。大家要知道並不是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回報,如果人人都抱著這種理所當然的想法,那就未免癡人說夢了。再者,儘管諸葛亮窮極一生都沒能統一天下,但是他生前的種種計謀還有他的勤勞品格都被後人讚歎,成為後世人的榜樣楷模;與此同時,遊戲的確可以讓人從中學習,但是也可以令人沉迷其中,無法自拔。試想想,如果一個人長期在遊戲中學習,沒有實際經驗,那豈不是成為了紙上談兵?因此,說勤勞未必有功,嬉戲會有益的說法,實在有所偏差未必成立。
第五段
總括而言,勤勞就像黃金一樣珍貴,它會給人帶來豐盛的成果,相反嬉戲只會令人荒廢工作,終日無所事事。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勤勞,約束自己減少嬉戲,香港是否會成為一個優質社會呢?是否會成為世界的典範呢?又是否會成為世界人民共同學習的榜樣對象呢?朋友!希望大家勤奮努力,免於嬉戲,互助互勵,共同邁向一個理想的社會環境。(1300字)